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沈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沈阳:计划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2024/3/25 8:01:56发布11次查看
为推进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计划》),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行动计划》提出:发挥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实施创新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完善、应用场景扩大、产业生态提升等四大工程,到2025年,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实现跃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应用不断拓展,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创新能力提升。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到2025年,全市机器人领域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企业覆盖率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占比达到5%以上,努力将沈阳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研发基地。
——产业规模跃升。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实施产业体系完善工程。到2025年,机器人整机年产量达到15000台套,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机器人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实现快速增长,医疗、养老机器人加快布局。强化头部企业优势,坚持外引与内育相结合,规上机器人企业数量突破50家。
——产业应用拓展。着力拓展市场应用,实施应用场景扩大工程。到2025年,聚焦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医疗、养老等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打造2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产业生态优化。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实施产业生态提升工程。到2025年,合理规划布局,形成5个机器人产业特色园区。产业配套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供需对接,产业本地采购额达到30%,建立机器人产业有关基金,机器人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行动计划》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包括:
(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
依托全市科技研发优势资源,紧跟前沿领域技术发展方向,统筹推进机器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整机技术方面,突破多机协同控制、多轴驱控一体化、机械结构轻量化、类人灵巧作业等关键技术;在核心部件方面,突破减速机高速润滑、高精度装配、可靠性与寿命检测、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在控制及软件系统方面,突破控制器高速高性能一体化设计、通用仿真平台系统、末端执行器非结构化动态环境高速高精度感知、建模、认知及场景实时重建等关键技术,满足高端领域应用需求。
2.加快机器人应用标准研制与推广
鼓励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和院校依托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积极参与机器人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研制与推广,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建设;鼓励相关企业积极申报标准化试点项目,支持开展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标准应用试点,加强标准应用实施。
3.构建机器人产用协同创新体系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产业技术需求、装备需求、材料需求、工艺需求为重点,扩展资源协同范围,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开发、产品配套、场景应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隐形冠军企业为配套、院所高校为技术支撑、区域分布合理的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为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区域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会、技术交流会的方式,促进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快、技术先进地区交流。支持用户单位参与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人机交互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共同开发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二)产业体系完善工程
4.加强产品体系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我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聚集优势资源,扩大现有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扩展工业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的应用场景,鼓励工业机器人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推进机器人产业链向高端跃迁。持续夯实特种机器人基础,加快研发覆盖智慧安防、防灾救灾、巡线巡检、建筑工程等领域的特种机器人产品,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加强服务机器人产品的研制与性能提升,加快在医疗保健、助残养老、农业、商用等领域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探索布局,快速做强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着力打造我市机器人产业新的增长极。
5.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智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精密减速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软件高质量发展等政策,鼓励核心零部件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以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及服务机器人为核心,聚焦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发挥头部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吸引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沈阳投资布局。对投资总额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或产业链急需项目,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给予支持。鼓励我市机器人企业面向国内外知名企业,采取投资合作、技术引进和资本收购等模式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产业基础能力的全面提升。
6.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头部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新品开发,引导主机企业整合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产业链资源,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及跨界融合等形式,加快成长为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优、发展效益好的优秀领军企业。支持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推动强链固链稳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导作用,推动成立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促进成果孵化和项目聚集,强化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合作、抱团发展。打造机器人产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建设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库,以配套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加速企业群体壮大,争取培育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理论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机器人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依托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重点开展机器人领域“双创”载体常态化路演,打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方向引导、信息收集、对接促进等工作,争取转化一批机器人领域优质项目。聚焦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为抓手,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补齐补强短板。
8.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规划产业合理区域布局,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鼓励各区县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特色机器人产业园区,重点依托浑南区打造以“一园四基地”为核心的浑南机器人科技产业园。聚焦机器人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构建,依托大东区打造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人才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一体的机器人研究基地。建设集群创新体系,建立集群内部和集群间的企业、技术、人才数据库,通过产业价值链协同合作形成创新体系,实现集群内部和集群之间有效合作和协同发展。
(三)应用场景扩大工程
9.扩大机器人在典型场景中的应用
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在经济发展领域和社会民生领域深化机器人应用,加大对“沈阳智造”相关的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机器人应用支持力度,围绕焊接、喷涂、搬运、码垛等关键环节,推广机器人应用,对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的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在建筑、农业、医疗、养老、商业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典型机器人应用场景。在成熟应用领域,推荐一批应用成效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参加国家、省机器人行业相关遴选,加强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形成从机器人技术创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到市场推广的系统推进模式。
10.支持机器人应用新领域探索
发挥部门、区县、企业等多方作用,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分类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生态,增强我市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市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应用行业发展规划、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各行业机器人产品创新和应用示范推广。指导和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区、县(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本区域机器人应用行动。
(四)产业生态提升工程
11.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单位,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实现专业技术和应用技术双突破,提升产业创新竞争力。推动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 开展机器人产品及部件认证、检测、校准、技术咨询、合作交流、信息服务、设备共享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12.完善金融支持
筹建机器人产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与头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深度,支持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2023年积极对接产业资本,并招募机器人相关领域产业基金管理人,2024年研究设立机器人相关基金,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作用,2025年布局机器人等科技创新赛道,通过机器人相关产业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投资沈阳市机器人领域相关优质企业,为沈阳市机器人产业群体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13.强化人才保障
加大对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奖励力度,全面落实人才贡献专项奖励、急需紧缺人才奖励、博士后补贴、优秀工程师奖励等各项人才政策,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各项政策实施细则,为产业发展吸引聚集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提升我市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育能力。
14.提升产业影响力
支持企业、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开展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扩大我市机器人产业及机器人企业的知名度,推进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走出去”。依托在沈举办各类机器人专业性会展活动,营造产业良好氛围,吸引国内外机器人领域人才,促进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
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五项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全市联动、部门协同、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责任制,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日常工作协商调度、重点项目推进、重要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确保各项任务落准落细、落实到位。
(二)强化工作落实。对标先进地区,持续改进完善工作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出成效。落实产业链提升方案,按照补链、强链、畅链、护链的要求,找准我市机器人产业链“堵点、断点、卡点”,按照项目、政策、平台、任务“四个清单”计划安排,将“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三)统筹协调推进。建立市直部门及区县协同推进的高效联动机制,协调并组织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做好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支持各区县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及时做好考核评价、政策鼓励等配套文件的跟进出台及组织实施,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
(四)加强政策支持。争取国家、省在项目、资金、土地、税收、人才、金融政策等的支持。加强沈阳市各项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力度,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会同市金融局、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建立我市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五)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减税降费,严格落实降低增值税税率、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公平竞争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面向企业的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渠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相关资料下载: 沈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docx
沈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